關於快樂回憶的迷思

作者︰香港有品運動「6A品格教育」講師 Cherry
這一篇我們再探討有關「快樂回憶」的迷思。
我們需要製造親子間的美好回憶,然而這些回憶是不是越繽紛越興奮就越好呢?實則不然。我們常常被這個假象影響,那就是——大型娛樂才是重要的親子時光,即是去那些要父母大灑金錢、累上一整天的主題樂園活動。《6A的力量》作者Dr. Josh McDowell稱之為「迪士尼樂園效應」,以往他也以為這種繽紛的娛樂非常重要,直到妻子Dottie提醒他:
「孩子會記住的不是片刻的歡娛,而是平時和他們相處的點滴。這些平凡的時刻將塑造他們的品行,而這才是真正留在他們腦海裡的記憶。」
許多香港的父母購買了主題樂園的年票,有部分父母因為帶小朋友去樂園即可以讓孩子樂上一整天,大人又不用傷腦筋構思親子好去處,筆者真的有朋友幾乎每星期帶孩子去一趟主題樂園。
記得有一年筆者獲得免費門票,喜孜孜地一家人進園遊玩,怎料場內人又多、天氣又熱,女兒不禁埋怨說:「早知去游水仲好啦!」,對她而言騎着飛馬浮床徜徉波浪上是比去樂園玩還美好的體驗。事實上我和丈夫也累透了,在場內吃喝玩樂全要忍着曝曬排大隊,但又要按捺住煩躁的心情,免得在孩子面前發火⋯⋯原來對大人和孩子來說,去樂園玩都不一定等同快樂的回憶。當然筆者還是會每年帶孩子去一趟樂園(仍是因為有免費門票),但筆者「學精」了,只會在平日進園遊玩。
筆者的家庭可能是少數不喜歡去主題樂園的「異類」,但至今孩子主動提起的回憶是壯觀的大潭水壩(學習欣賞美)、百鳥塔裡懂得答話和奸笑的了哥(發揮幽默感),還有被暴雨淋濕狼狽萬分時遇上熟人再被取笑的情景(實踐樂觀)。相信他們長大後想起那隻用低沉男聲「吃吃」奸笑的了哥,臉上仍會泛起微笑呢!